济南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校园足球改革为切入点
一、坚持“四抓四促”,积极建立制度体系和发展模式
一是坚持抓小额早促。 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幼儿对足球的兴趣,鼓励和引导足协、职业俱乐部、体育院校定期派教练员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踢足球,引导幼儿喜欢足球。 目前,全市80%以上的幼儿园开展了足球启蒙教育,获批国家足球特色幼儿园35所。 二是坚持以点为重点推广面条。 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专门机构,建立了“一体两方”的推广体系,进行专业人才的普遍推广和精英培养。 2022年,成功获批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校园足球联赛,3个区被评为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县,184所中小学被评为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园足球联赛,并开展“试点”。区县试点初步建立。 ——特色学校垂直互动发展格局。 三是坚持追求高端、弘扬卓越。 选拔组建高水平集训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进行集训,努力创建更多全国知名的高水平足球学校。 今年以来,首届山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四项冠军中,济南市获得三项冠军; 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联赛荣获女子组冠军、男子组亚军; 山市附中男足和历城二中女足双双进入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总决赛,历城二中女足在第三届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该国的地方。 历城二中女子足球队代表中国参加2023年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并获得冠军。 四是坚持应试、促成绩。 将体育事业发展情况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指标。
2、以“教学、勤练、常赛”为重点,大力推进足球教学改革
我市逐步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熟练掌握足球技能。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培训,对校园足球重点教师、特色学校校长、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等分层次、分阶段定期开展培训。 五年来,培训当地教师1000余名。 加强人才引进,健全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特长人员等兼职校园足球教师制度。 全市外聘教练员数量达到20人。目前,济南市拥有E级以上教练员1080人,三级以上裁判员500人,有力保障了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强化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校园足球联赛,确保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每天不少于1.5小时的校内体育活动。 全市校园足球覆盖率和开课率均达到100%。 将校园足球场馆建设纳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全市校园内有168个专业的五人制、七人制、十一人制足球场。 全社会每万人拥有1.22个11人制标准足球场地,超过了2030年每万人1个的国家标准。 三是完善赛制。 以“每所学校都有球队,每周都有比赛,人人都可以参加”为目标,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提供足够数量、更高质量的足球比赛。 构建健全以班级竞赛、校际竞赛、精英联赛为主体,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三横四纵”竞赛体系。 2023年,将举办各级各类比赛2000余场,参赛队伍超过800支。 建立切实可行的联赛机制。 市级联赛实行甲乙级、升降级、主客场比赛。 赛制与全国青少年联赛规定接轨,以联赛为载体,推动校园足球全面发展。 建立竞技选拔机制,通过“校内比赛——校际联赛——选拔赛——海外交流赛”打造校园足球先进路径。 近五年来,共有96支队伍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并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13个冠军。
三、坚持“四个一体”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是培养优秀品格。 按照“以赛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的思想,把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赛前动员和赛后回顾。 主题让青少年在竞赛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加速成长。 通过校园足球的发展,学生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而且培养了顽强的斗志、毅力和从容面对成功或失败的正确态度。 二是塑造阳光形象。 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场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我们创新主客场制度,将比赛带回校园,努力打造“最美主场”,让学生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公开足球,阳光运作,团队合作,尊重对手,遵守规则,鼓励学生从运动中养成习惯,从习惯中巩固品格。 三是开辟成长之路。 建立人才培养和晋升通道。 突破义务教育学区限制,统筹师资、场地、学生,建立区域性校园足球联赛,建立以51所高中为主导的“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培养体系。 100人被授予足球一级运动员称号。 二级运动员219人。 拓宽高中艺术体育招生渠道。 改革高中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扩大招生学校范围和招生计划,增加足球特长生特殊录取条件。 2022年、2023年,共有142人通过特殊渠道进入高中。 打通职业队交流渠道,建立校园足球运动员人才库,与各级国家队和职业俱乐部建立双向选拔通道,已向职业队和国家队输送了40多名校园球员。 畅通名校人才输送渠道。 开展重点培养优秀足球人才试点,从鲤城二中、山师大附中挑选符合条件的高中,与境内外10多所大学建立结对关系畅通省内升学渠道。